醬酒釀造過程中的掐頭去尾、過酒摘花
醬酒釀造過程中的掐頭去尾、過酒摘花
白酒釀造過程復雜,其中的蒸餾工藝,釀酒師常常用“掐頭去尾,看花摘酒”概括。但可別小看這么簡短的一句話,它可是像武林秘籍般,不僅影響了酒的口感,更重要的是影響了酒的品質。
那掐頭去尾、過酒摘花究竟是什么意思呢?四川白酒廠家為你解釋。掐頭去尾:白酒釀造的蒸餾階段,大多采用甑桶蒸餾,即通過酒醅蒸餾,逐漸冷熱交換,汽液交換,從而使酒汽得到濃縮,餾出液的酒度由高到低。最早流出來的酒被稱之為“酒頭”,度數非常高,但這些酒口感暴辣,傷身體的醛類物質非常多,釀酒師一般會舍去。最末留出的酒被稱為酒尾,度數在40-50度以下,口感不是很理想,酒體渾濁、口感酸澀刺,邪雜味大,常被酒廠作為下腳料倒掉。這類酒雖屬于低度酒,有很多地方的人喝不習慣。所以摘酒時要掐頭去尾。掐去酒頭,分別貯存,可作勾兌酒用。酒尾經選擇適宜的餾份,也可作勾兌酒用。
瀘州散酒為什么要掐頭去尾呢?因為酒頭含有甲醇、雜醇油、低級脂肪酸,醛等含量較多,有一定的香氣,但雜味大、暴燥味大,甲醇對視覺有傷害,須要單獨接出來存放。酒尾中的乳酸和酯類比酒頭、蒸餾酒的含量高出好幾倍,含有亞油酸乙酯、油酸乙酯、乙酯等高級脂肪酸酯和較多雜醇油,酒味雜、苦澀、酒體渾濁,也應該單獨接出來存放。
過酒摘花:取酒時如何去判斷酒的度數?看我們的過酒摘花。什么意思呢?顧名思義,散裝白酒在蒸餾過程中,蒸餾液會流入一個小的承接器中,這時酒會激起酒花,摘酒師憑借酒花,查看酒花的大小,是否細碎等方面即可判斷酒液度數。因此,過酒摘花要求酒師有過硬的技術與成熟的經驗。開始流酒時的酒花,泡沫較大,整齊一致,較持久,稱為“大清花”;酒度略低時,酒花泡沫較小,漸細碎,仍較持久,叫做“二清花”、“小清花”,或稱“絨花”;各地叫法不一。“小清花”以后的一瞬間沒有酒花,這瞬間以前的餾份是酒。過花以后的餾份是“稍子”,稱為“過花摘酒”。
最新產品
同類文章排行
- 醬酒釀造過程中的掐頭去尾、過酒摘花
- 推動中國白酒走向世界,“國際蒸餾酒品牌中心”落戶瀘州
- 釀酒技術:自釀白酒為何會有苦味呢?要如何解決?
- 一定要注意!白酒不都是越陳越香
- 酒水營銷丨如何做好散酒銷售?
- 酒廠揭秘 | 什么是白酒調味?酒廠是如何使用白酒進行調味的?
- 釀酒工藝:醬香型白酒
- 白酒故事:白酒產生
- 白酒故事 : 對高酒度的追求
- 白酒故事 : 黃酒
最新資訊文章
您的瀏覽歷史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