釀酒工藝:醬香型白酒
釀酒工藝:醬香型白酒
依據主體香的不同,中國白酒被劃分為醬香、濃香、清香、兼香、米香等香型,大多數香型白酒都是單一的香型,醬香型白酒的生產釀造工藝說起,白酒廠家作為醬香型白酒的鼻祖和典型代表,是由醬香、醇甜香型、窖底香型三種典型酒體為主構成的“復合香”,香氣香味成分豐富。
一、純糧固態發酵(第一年)
1、醬香型酒,它的窖池是石窖,四壁由石塊砌成,窖底鋪黃泥,影響發酵的只是窖底的窖泥,窖泥是可以移動的,所以,窖池的年限和酒質并無多大關系。
2、白酒特殊的工藝之一是純糧固態發酵,從原料種植開始,到生產、儲存、勾兌、包裝,每一個環節,都嚴格按照“有機”標準實行規范化管理,整個生產過程不添加任何香氣、香味物質,其香氣屬“自然香”。
3、 白酒的生產過程
白酒的生產過程:第一年端午踩曲(用小麥制作酒曲),重陽下沙(沙就是本地特產糯高粱),然后從12月或次年1月開始蒸餾取酒,每月一次,共計七次,次年七八月取酒完畢。這七次取出來的酒,就叫基酒?;埔凑蔗u味、醇甜和窖底三大類歸類裝壇。
3、基酒是指經過九次蒸煮,七次取酒工藝后,入庫的未經勾兌的原漿酒。新酒生產后,要裝入陶土酒壇中封存,便形成了所謂基酒?;飘a量也就是指當年新酒的出酒量。
二、新酒陳釀(三年)
1、白酒工藝特殊之處的另一個重要方面——必須“長期陳放”。經過一年制酒,生產出來的新酒就進入“長期陳放”階段。
2、裝壇以后,新酒陳釀要儲存滿三年。新酒入庫一年后,便進行“盤勾”,接著再陳放,達到三年,酒才基本老熟。這些基酒經存貯一年后,有一次“盤勾”,就是按照醬味,醇甜,窖底三種味道并壇,并壇后再經兩年存貯后勾兌。
3、用什么容器貯存白酒非常重要。有專家經實驗指出,經陶壇貯存的白酒比其他容器要好,經陶壇貯存的白酒才幽雅、細膩、協調,可以生成妙不可言的“老酒味”或“陳酒味”。這種陶壇透氣性好,有利于酒的有機物質繼續發生一系列物理、化學反應,如締合作用、氧化還原反應、酯化反應等,從而更為有效地排除了那些暴辣、刺鼻的異味雜質,使酒體不斷老熟,變得柔和、綿軟,香味成分愈加豐滿、幽雅。
三、“精心勾兌”
1、勾兌是將三種基酒按照某比例混合,再加上一些老酒和調味酒。
就勾兌而言,好的白酒都需要勾兌。一般的企業都是通過制作“調味酒”來保持其酒的質量和風格。
2、而中國白酒與眾不同的是,它有不同年份酒、不同香型酒、不同輪次酒、不同酒精濃度的酒,它的勾兌完全依靠和采用以上不同的老酒來完成,屬于典型的“固態純糧發酵原酒勾原酒”,不添加任何香氣物質,保證了酒天然的特點,形成了酒“醬香突出、幽雅細膩”的獨特風格,所以能夠長期存放,越陳越香。
四、裝壇存儲(一年)
1、勾兌后重新裝壇,繼續存儲半年到一年,就是可以銷售的酒了。
2、在市場需要的時候,灌進瓶子里,封箱打包,賣出去。
3、原酒廠家是如何保障老酒積存的呢?早在白酒生產的作坊時代,人們就一直堅持貯存老酒。一般說來,每年出廠的白酒,只占五年前生產酒的75%左右,剩下的25%左右,有的在陳放過程中揮發一些,有的留作以后勾酒用,有的就世世代代留存下去。這些世世代代留存下來的老酒,就是今天15 年、30 年、50 年、80 年的酒。